找到相关内容40篇,用时3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敦煌本《坛经》、《曹溪大师传》以及初期禅宗思想*

    如此记述的:“忍大师至夜命能房。大师问:汝初来时答吾,岭南人佛性与和上佛性有差别,谁教汝邪?答曰:佛性非偏,和上与能无别,乃至一切众生皆同,更无差别,但随根隐显耳。忍大师征曰:佛性无形,去隐显?能...为复?答曰:身是妄身,造地狱业亦是妄造。问曰:既是妄造,其?答曰:者是妄。问:既是妄,性在何处?答曰:性不离妄。[问]:即应同否?答:虽同而无受。问:即不离妄,何故得有无受?...

    楼宇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20551006.html
  • 保唐无住的禅学思想探究

    )寺”[15]。当夜随众受缘(受缘是无相禅师教授弟子的法门,与慧能大师授无相戒类似),经日三夜。闻金和尚“缘何不山去,久住益”之句,默然往四川西北茂州(治所在今...义经”。说明无住并不执于宗派之见,认为只要削发披衣,便是佛弟子。有惠忆禅师,鉴于时下南北之分争,便问无住:“以北禅师云作?”无住禅师说:“亦不南亦不北...

    道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5252224.html
  • 法性空慧学概论(1)

    lsquo;问曰:若诸法尽毕竟空,无生无灭是名诸法实相者,云?答曰:灭我我所著故,得一切法空无我慧者名为’。这一段文,很可说明能证法性──诸法实相的,须是真正的空慧──空无我。故通达...在龙树诸论中   甲 宗论之部   乙 释经之部   丙 集经之部   丁 颂赞之部   四 中论在印度诸释中   甲 提婆诸论   乙 中论梵志青目释   丙 顺中论义般若法门 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53252684.html
  • 显净土方便“化身土”

    导从今至佛果 长劫赞佛报慈恩   不蒙弥陀弘誓力 何时何劫出娑婆   期今日至宝国 实是娑婆本师力   若非本师知识劝 弥陀净土云   得生净土报慈恩   (二、往生礼赞一文)   (二...要门释】   [一、要门兴由]   然浊世群萌、秽恶含识,乃出九十五种之邪道,虽半满权实之法门;真者甚以难,实者甚以希,伪者甚以多,虚者甚以滋。是以释迦牟尼佛,显说福德藏,诱引群生海;阿弥陀如来,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64458296.html
  • 《指空和尚禅要录》研究

    受者,则  续生死。若以无而受者,则断灭。”  问曰:“云是正受持?”  师云: “于此戒中,无凡无圣,非性非  相,非有非无,亦非身心, 亦非善恶,此则  是戒。”  问曰: “善是道果,...基石至于根本——“若能受持,即得证悟”,“若受此戒,不作不断,不受不犯,处自在中,即得解脱”。再看其言“定”——  问曰:“既得解脱,云观诸定?”  师云:“定以无行可得。”  问曰:“云何无行可得...

    段玉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72258988.html
  • 敦煌本《坛经》、《曹溪大师传》以及初期禅宗思想

    有人害汝,汝即须速去。”(第九节)  《曹溪大师传》则是如此记述的:“忍大师至夜命能房。大师问:汝初来时答吾,岭南人佛性与和上佛性有差别,谁教汝邪?答曰:佛性非偏,和上与能无别,乃至一切众生皆同,更...长史王怡问曰:佛性既在众生心中,若死去地狱之时,其佛性为复?答曰:身是妄身,造地狱业亦是妄造。问曰:既是妄造,其?答曰:者是妄。问:既是妄,性在何处?答曰:性不离妄。[问]:即应...

    楼宇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52964295.html
  • 梵网经菩萨戒本之真伪辩正考

    若无起心背弃菩萨戒,而去习学声闻律,则下犯也。莲池大师《发隐》云:二五轻垢?盖心背而口未宣播。若有谤声,属第十重,则失菩萨戒矣!」同理当知,若尼受持了比兵尼戒,而出言成文「大大地恶感著」八敬法,...他非,把火烧天徒自疲,我闻恰是饮甘露,消融顿下思议。观恶言,是功德,此即成吾善知识,不因讪谤起冤亲,表无生慈忍力!」 《孟子》又云:「予岂好辩哉?予不得已也!」读者们您以为呢?   摘自《僧伽》...

    埋 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70864365.html
  • 三论宗吉藏的二谛思想

    理解为境界或道理,所以无论是以为体,归根结底还是以境理来统一二谛。吉藏则认为,说真说俗都是言教,非真非俗才是中道,说二谛之教,目的便是彰显中道之理,以中道之理来统一二谛言教,并且用理与教、体与用、中与...不应名谛;二者于凡为实,不足称实;三者名中无真,不得称谛。故云俗谛不实故,俗若是谛,便于真。”从这两段话可以看出,俗谛即是说,现象界中的一切事物,对世人来说是有,即是真实存在的,但在佛教看来虚妄不实...

    纪华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41267616.html
  • 《维摩诘经.不二法门品》论析--以水平诠释架构为论述依据

    但维摩诘之立论,皆藉具体情境而发,绝非无的放矢、信口滥发议论。全经唯独维摩诘从灯王佛借来师子座,维摩诘以偈答普现色身菩萨之问后,便无人再提问。此时维摩诘主动提出“菩萨云不二法门?”,可见这课题当是...极地持平等观:“若得诸法等,则不起漏、不漏想。”  5、 极地解消对立:“若不起善、不善,无相际。”“佛即是法,法即  是众;是三宝皆无为相。”“身即是身灭。所以者?见身实相者,不起见身及见灭身。”...

    许宗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4471151.html
  • 《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》(续)

    十住菩萨共为国上,此复德也?若功德有实,应无师自觉,复哉?如其无实,则是权假之一数。经云,或有菩萨,後成佛时,其国皆一生补处③。此则十住共为国土明矣。若果行十住之国,则是诸菩萨终期之所同,不...以四大五根为实,谓无此者即不得有法身也。如一有为法,皆虚妄不实。有为法者,即是五阴(27)。五阴中最粗者,所谓色阴。若然者,虚妄之甚,不过四大。所以者?思惟分别,乃至微尘,亦复不有,论中广说(28)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6562293158.html
上一页1234下一页